查看原文
其他

青铜原来是哑巴,进入课本会说话——从曹文轩《芦花鞋》入编教材遭篡改说起

张祖庆 祖庆说 2021-10-25


今天,一位语文老师问我:祖庆老师,在曹文轩《青铜葵花》一书中,青铜是个哑巴,怎么在课文《芦花鞋》中,青铜却成了会说话的孩子?
 
老师发我课文图片——
 
 
还真是!
 
我清楚地记得,《青铜葵花》一书的99.99%情节,青铜是不会说话的。青铜,直到小说结尾,才奇迹般地张开嘴巴,喊了一声“葵花”。
 
而现在,成为小学四年级课文,青铜居然神奇地提前说话了?!
 
咄咄怪事!
 
于是,找来《青铜葵花》一书细读起来。
 
 
手头的这个版本,是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2020年5月第一版。在第四章,我找到了和《芦花鞋》相关的内容。
 
该章节有24页,共计12000多字。节选的课文,不到3000字。
 
原文多处提到青铜是个哑巴。在文中,青铜也会“说”话,只不过他是借助肢体语言,跟家人交流。例如63页有这么几处:
 
青铜却像早就想好了,用表情手势准确无误地告诉奶奶、爸爸和妈妈:“让妹妹上学。我不用上学。我上学也没有用。我要放牛。只有我能放牛。妹妹她小,她不会放牛。”
 
他青铜向他们悄悄地打手势:“你们放心好了。”
 
青铜又一次悄悄向他们做出手势。那意思是:“万无一失”。
 

但是,也有多处,作者省略了青铜的肢体语言,直接写——
 
青铜说:“说话可要算数!”(64页)
 
青铜向爸爸妈妈、奶奶和葵花说:“不准反悔!”(65页)
 
课文中出现青铜说话的句子,原文78页。
 
显然,这里青铜说的话,也属第二种情况:在语境中,作者省略了青铜的肢体语言,直接以“青铜说:‘……’”的方式呈现。这些句子里,表面上看,青铜是用嘴巴在说话,但读过此书的人,一定明白青铜还是个哑巴的。
 
但是,入选教材后,语境完全变了。近3000字的《芦花鞋》,没有一处地方交代过青铜是个哑巴。课文这样处理,会让没读过此书的读者认为,青铜是个会说话的农家少年。
 
这,哪是改编?!是颠覆!
 
文章入选教材,允许适度改编。但把哑巴变成会说话的人,显然太离谱!
 
有人告诉我,说这篇课文是作者曹文轩自己改写的。我没有向曹文轩求证过,不好妄下定论。然而,即便作家自己改编的,我依然要说,这样的改法,是对原作的不尊重,也是对读者的不尊重。
 
后来,我和四年级老师们讨论。多位老师讲到,课堂上,读过《青铜葵花》原著的孩子觉得很迷茫:明明青铜是个哑巴,课文里面却变成了会说话的少年,这是咋回事?
 
迷茫的,不只是孩子。
 
我不知道编者(或作家自己)为什么这样改?从整体来说,《芦花鞋》一文改得挺精彩,故事相对完整,文字优美,情感丰富,人物塑造也挺成功。但是,我想不通为何要提前让青铜说话。
 
其实,编者只要在课文脚注处注明,青铜是个哑巴,在合适的地方出现一两次青铜用肢体语言表示他想说的话。后文让他开口“说话”,孩子们就能理解了。
 
如果这样处理,既尊重了原文,又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: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,心地是那样善良、纯真,更加引发读者的共鸣。
 
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在吹毛求疵:你都说了,课文改编得很好,就是青铜开了一下口,你就不满意了?那经典文本,入选教材时,就不能改了?
 
可以适当改——考虑到年龄等原因,可以适当规避一些东西。但关键情节,关键人物,还是要尊重原作。否则,改编就变成了“改骗”——没有读过《青铜葵花》的孩子,等读到原著,会觉得教材骗了他们;读过原著的,则会当场凌乱!
 
语文教科书,肩负着传递价值观的任务——编者尊重文本,是一种价值观的以身垂范。然而,这篇课文,编者在改编时,却把这么重要的细节——不,人物的关键信息——随意篡改,这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负面印象?!
 
编教材的人说谎!——这很可能是孩子们知道真相后的第一反应。
 
所以,如何把握改编的度,应该值得编者深思。
 
编教材,的确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心力。教材要经受一级一级的严格审查,一个细节没处理好,会导致整篇课文或整册书无法通过。我想,在整体能够通过审查的前提下,编者们能否尽量站在读者和教者的角度,思考该如何把更好的教材呈现给读者。
 
面对经典文本,能少改,则少改;如果要改,一定要精益求精、反复推敲。在不改编人物、情节和重要细节的前提下,对文本做适当的技术处理,应该是可以做到的。
 
但是,综观整个小学语文教材,除了鲁迅和毛泽东的文章,以及古诗词,其他文章都被改动过。当然有改得成功的,但值得商榷甚至拙劣的,也不在少数。随手举几例:
 
三下24课《火烧云》——

开篇第一句晚饭过后,火烧云上来了”,萧红《呼兰河传》原文是“晚饭一过,火烧云就上来了”。两相对比,高下立判。

还有一句“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”原文是“喂猪的老头儿向墙根靠……”一个静态,一个动态。改,不如不改。
 
五上18课《慈母情深》——

“背直起来了,我的母亲。转过身来了,我的母亲。褐色的口罩上方,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,我的母亲的眼睛……”读了几十遍,怎么都觉得别扭。

这段话,梁晓声的原文是这样的:“背直起来了,我的母亲。转过身来了,我的母亲。褐色的口罩上方,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,我的母亲……”

你喜欢哪一种?

我相信,大部分读者,会选择原文:语势连贯,情感层递。而改编的段落,读到最后,就像吃饭时被鱼刺忽然噎着那种难受。
 
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课《燕子》(尤其第二段),更是被改得不忍卒读——不好意思,我不忍心把这一页帖出来(感兴趣的读者,请自己比较郑振铎原作、老人教版课文和统编教材课文)。不止一个老师告诉我,不忍心教统编修订后的课文。我坚信编辑不可能没有收到反馈,不知为何一直不二度修订?
 
类似例子,不在少数。
 
语文本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课。所选的文本,应该是真的,是善的,也是美的。真,是善和美的基础。语文编写教材,要多一些对事实的尊重,多一些对经典的敬畏。面对经典文本,如果非要作修改,也要改得少一些再少一些,谨慎一些再谨慎一些。
 
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花朵,也不是毫无判断力的盲从者。作为成年的我们,要相信儿童、尊重儿童,领着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世界、思考万物,而不是把万物装在与世隔绝的笼子里,告诉他们这就是全世界。
 
还有什么,比让儿童从小接触真的文字和真的世界更重要的呢?!

行文至此,本该结束。忽然想起,还有几句题外话,想对语文老师们说。教语文,教材肯定要认真教,但千万别把所有精力,都花在教材上。几十年下来,虽然几代人一直在努力,教材也一直在进步中,但由于种种原因,语文教材整体质量也就那样了。恕我做一个大胆的判断,近几十年,谁都不太可能编出一套很优秀的语文教材。

语文教师,与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教材上,不如把希望寄托在栽培自己上。

一者,教师自己要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史哲作品,努力成为“移动的书架”——教师饱读诗书,哪怕教材再不济,孩子们也不会太差;

二者,教师要适当缩短教科书教学时间,把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儿童文学和经典文史哲作品(儿童可以理解的)引入课堂;

三者,教材中的一些硬伤或者不足,正好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。比如《芦花鞋》这个文本,教师不妨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,引入小说原著,告诉学生,《青铜葵花》里的青铜,是个哑巴,你觉得编者(或作者自己)这样改编,合理不合理?无论学生是否觉得合理,都可试着给编者写信,把理由写充分。这样一来,硬伤变成了读写资源。有些文本,我们可以出示作者原文和编者修改后的文字进行对比,让学生说说,更喜欢哪个版本。切记,比赛型的公开课,尽量不要这样教,那会很危险。至于原因,自己体会。

(点击图片阅读,更精彩)

—END— 
    编辑 | choco 主编 | 卓雅  终审 | 种豆南山
推广合作 | 木子(微信)lixin13551044584
常年法律顾问 | 浙江铭广律师事务所 王婷

  ● 郭初阳 :“遵照原文,未加改动”,我看到这八个字,真是喜极而泣

  ● 讲真,期末这两周千万别惹当妈的……

  ● 学习的秘密:动身参与远比认真听讲更重要


步骤   成为谷里推广员

请扫描二维码—进入谷里书生中心

推广商品—生成专属海报—长按保存后推广

邀请好友(下级推广员)—长按保存发出邀请

自动结算,推广无忧


将我的公众号设为星标

茫茫人海中,永不失散

进入公众号主页——

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点——

点击“设为星标”

(或在右下点个“赞”“在看”)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